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督流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督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立案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发现违法行为或接到举报、控告后,会进行初步核查。如果初步核查认为存在违法事实,且需要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应当予以立案。立案过程通常需要填写《立案审批表》,并按程序进行审批。
二、调查取证
立案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指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负责调查取证。执法人员会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执法人员会遵守法定程序,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审核与决定
调查取证结束后,执法人员会将案件材料提交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制机构进行审核。法制机构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适用法律以及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法制机构的审核意见,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其他处理决定。
四、送达与执行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会依法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加处罚款、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等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此外,在整个监督流程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会实施行政处罚回避制度,以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总的来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督流程是一个严谨、规范的过程,旨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全国健康产业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约编辑,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