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网上看病,医生误诊了,平台该负责吗?

2025-11-07 来源:健康内参编辑部  作者: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普及,线上问诊凭借便捷高效成为大众就医新选择,但误诊引发的健康损害与责任认定问题,正成为法律与现实中的争议焦点。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持续关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与相关问题。判定平台是否担责,需结合其法律角色与实际履职情况综合判断。

依据我国《电子商务法》,互联网医疗平台多被界定为“平台经营者”,而非直接医疗服务提供者。其核心义务聚焦医生资质审核、信息通道保障及交易流程管理。若平台已尽上述合理义务,误诊的直接责任应归于接诊医生及所属实体医疗机构。患者可依据《民法典》1218条,依法追究相关医疗主体的损害赔偿责任。

网上看病,医生误诊了,平台该负责吗?

但这并非平台的“免责金牌”,若存在履职疏忽,平台可能构成共同侵权并担责。其一,资质审核不严时,如放任无执业资格者冒充专家接诊,或标注的医生科室、职称等信息失实,致使患者因误导接受不当诊疗,平台需担责。其二,未履行管理义务,像未实现诊疗行为全程留痕追溯,或拒绝向监管部门开放数据接口,导致误诊后无法核查诊疗过程,平台难辞其咎。其三,违规开展首诊服务,违反《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此类情况下的误诊后果,平台必须承担相应责任。正如全国健康产业资讯发布中心所关注,此类违规操作是行业发展的巨大隐患。

可见,平台责任认定的关键在于是否履行 “安全保障义务”。一个负责任的平台,不应仅仅是信息中介,更应是医疗质量的“守门人”。需建立严格的医生准入评级机制,完善诊疗记录追溯系统,同时设立高效的纠纷处理通道。

总而言之,网上看病误诊,医生是第一责任人,但平台绝非“甩手掌柜”。患者、医生、平台与监管部门需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权责分明、安全可信的线上医疗环境,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健康,而非带来新的风险。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招募健康产业信息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

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